|
肿瘤微生物(Tumor Microbiome)是指肿瘤环境中所有的微生物,有助于微环境重塑,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。肿瘤微生物可以通过增加突变直接促进肿瘤发生,或者调节致癌基因或致癌通路,以及通过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减少或增强肿瘤进展。最近的研究挑战性地声称,细菌、病毒和(或)真菌在癌症中普遍存在,它们是癌症免疫治疗的关键因素,可以通过工程手段治疗转移。 肿瘤微生物组是肿瘤微环境中不可或缺的成员,肿瘤内微生物群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肿瘤发展,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,肿瘤内微生物群的组成和丰度具有高度异质性。但由于肿瘤微生物生物量很低,肿瘤样本呈现出很高的宿主与细菌DNA比率,导致基于扩增子策略的16S rRNA基因测序,受宿主DNA干扰,引起菌群序列PCR扩增效率降低,甚至扩增失败。基于以上情况,对于肿瘤样本微生物的检测采用5R 16S测序。 5R 16S rDNA高通量测序,是对16S rDNA基因上的五个区域(V2、V3、V5、V6、V8)进行多重PCR扩增和测序。可有效降低组织中宿主DNA对细菌16S rDNA扩增的严重干扰。与常规扩增子1-2个V区(例如V3-V4、V4)扩增策略相比,此方法扩增出的区域覆盖约68%的16S全长序列,可以大幅提高细菌物种检测的覆盖率和分辨率,尤其适合于低生物量的微生物样本检测。不仅如此,5R 16S测序还能兼容有一定程度降解的FFPE样本。 技术优势
技术流程 分析流程 送样要求
注意事项 (1)样本重复数推荐15个以上; (2)需要设置空白对照。可有效去除来自样本采集、DNA 提取、PCR 扩增等环节中引入的污染菌; (3)取样建议:例如刮擦ddH2O的棉签;肿瘤组织可以用实验室内部的ddH2O作为阴性对照;棉签擦拭工作台等一切实验端污染来源。 分析示例 案例展示 案例一 中文标题:人类肿瘤微生物组由肿瘤类型特异性细胞内细菌组成 发表期刊:Science(IF:47.728) 发表时间:2020 样本类型:冻存组织和FFPE样本 本研究对1526个肿瘤及其相邻的正常组织(包括乳腺、肺、卵巢、胰腺、黑色素瘤、骨瘤和脑瘤)进行5R 16S rDNA测序,发现每种肿瘤类型都有独特的微生物组组成,其中乳腺癌的微生物组尤其丰富多样。肿瘤内的细菌大多为胞内细菌,存在于癌细胞和免疫细胞中。研究还注意到,肿瘤内的细菌或其预测的功能与肿瘤类型和亚型、患者吸烟状况以及对免疫疗法的反应存在关联。 案例二 中文标题:静脉给药活体单核增生李斯特菌以引起肿瘤焦亡和抗肿瘤免疫响应 发表期刊:Ang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(IF:18.027) 发表时间:2022 样本类型:肿瘤组织 本研究通过对小鼠静脉注射PBS、Lmo(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)以及Lmo@RBC(改造后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)来比较肿瘤免疫治疗效果。通过5R 16S测序对肿瘤组织内的菌群进行检测,结果发现李斯特菌仅出现在Lmo和Lmo@RBC组中。进一步实验发现,Lmo@RBC可诱导细胞焦亡,从而逆转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并促进全身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,对实体瘤和肿瘤转移有极好的治疗效果。 参考文献 [1]The human tumor microbiome is composed of tumor type-specific intracellular bacteria. Science. 2020;368(6494):973-980. [2]Intravenous Delivery of Living Listeria monocytogenes Elicits Gasdmermin-Dependent Tumor Pyroptosis and Motivates Anti-Tumor Immune Response. ACS Nano. 2022;16(3):4102-4115. |